您的位置 首页 > 评论 > 正文

增强政绩考核要注重群众评价口碑 

去360搜 BaiDu搜 2021-02-01 17:02

   近日,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《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》,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。以群众“有感”定位干部“得失”,有助于领导干部把“补齐民生短板”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价值导向,引领干事创业实践方向。

  在以前,暴力拆迁、强占民宅事件时有发生,群众也是敢怒不敢言。使党群干群关系急剧恶化,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。一个市长一张蓝图,今天拆东墙补西墙,挖挖补补,明天拆西墙补东墙。补补挖挖。群众戏言,不补不挖当官的哪来政绩?一些地方为了搞政绩,更是突飞猛进,大量“建城造区”,农民土地流失严重。招商引资引来大批污染企业,使环境恶化,黑水河、黑土地、黑庄稼,现在就连天空也越来越黑。中组部印发的《通知》对当前的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说,既是机遇更是挑战。在以往的政绩考核中,一切以经济发展为重,各地区为了出政绩,盲目上项目、盲目大搞特搞“政绩工程”、“形象工程”,不顾群众疾苦,不管子孙后代,有钱没钱干起再说,“新官不理旧账”造成拖欠工程款等行为,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,并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,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,弄得群众怨声载道。笔者认为,提高群众评价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,领导干部只有始终把群众评价作为政绩考核的“定盘星”,牢固宗旨意识,把群众满意的标准贯穿于干事创业全过程,坚决把一切为民之事、安民之事、利民之事、富民之事办好办实,才能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,做出经得起历史、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,才能以考核杠杆撬起群众满意度,书写波澜壮阔的高质量答卷。

  “政声人去后,是非闲谈中”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谁真心实意为民办事、谁实心踏地解决难题,群众心里最清楚;谁注重实绩、勤政为民,群众评判最公正。在当前一些地方的干部考核中,往往只“唯上”,上级领导的评价占据了相当重的比例,而在社情民意测评时,只是发发表、问问卷了事,一大堆“书面式”的问题,群众看得云里雾里,“稀里糊涂”就完成了测评。这样的考核,群众的“话语权”没有得到充分尊重,考核结果难免失准失实。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领导干部政绩考核,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真正把群众放在心里,听民声、察民情、知民意,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让老百姓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得实惠,以苦干实干赢得政绩考核的“奖杯”,获得人民群众的“口碑”。干部干得好不好,人民群众心里都有“一杆秤”。一些领导干部,干工作只“唯上”不“唯下”,只求领导满意,不求群众认可,“自以为是”的干事情,与人民立场相对立,与群众路线相背驰,时常干出一些让群众不满意、不认可的“蠢事”。群众小事是民生大事。在民生工程建设中,很多被忽视的细节,往往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地方,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便与不便、利与不利。如果领导干部在“政绩工程”“面子工程”上大做文章,在政绩考核征求群众意见时,群众自然不会有“好言好语好脸色”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群众参与考核评价,用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这把利剑,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、政绩归于人民,使各级党委政府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尊重民意,征求群众意见,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,群众什么方面不满意,就需要领导干部在哪方面下功夫,在矢志奋斗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  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这次《通知》的印发,更加奠定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基础。领导干部在推动发展、服务民生中是高高站上枝头、把表态当落实的“黄鹂鸟”,还是俯下身子、撸起袖子的“拓荒牛”,群众最知根知底、也最有发言权。特别是不管客观实际,乱上项目、乱铺摊子、乱用资金进行“政绩工程”、“形象工程”将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尽职尽责的重要内容。给那些盲目追求政绩的官员加上了一道紧箍咒。“治本在得人,得人在审举,审举在核真”,用活用好政绩考核的标尺,坚持以考核“指挥棒”换取群众“幸福指数”,围绕当前民生热点、难点,既通过实地考察,在乡语口碑中考实干部德能勤绩廉,又通过具体案例,掌握干部服务群众、解决实际问题本领,推动考核从“纸面”到“地面”,从平面向立体转变。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实绩,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基本依据,作为检验是否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的重要尺度,作为党员干部,要站稳人民立场,充分尊重群众、贴近群众、理解群众、融入群众,常怀忧民、敬民、惠民之心,带着真情实意与群众打交道,与群众成为真正的朋友。对标民生保障目标考核任务,全力投身脱贫攻坚、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中,用解决问题的实绩实效取信于民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 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。推动高质量发展,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健全科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,必须紧贴“民生”二字,如果在盲目建设过程中,出现不作为或者乱作为行为,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,引导领导干部充分认识“为民造福”才是最重要的政绩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既设置完成群众身边“关键小事”的实质性指标,也建立作铺垫、打基础的阶段性指标,既完善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的加分项,也补充消极应付、推脱逃避的扣分项,同时要扩大民主评议范围,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,就是通过聚焦群众关注的经济发展、疫情防控、脱贫攻坚、生态环境、扫黑除恶、食品药品安全和医疗教育等热点问题,聚焦干部群众关心的办事效率、服务质量、作风态度等焦点问题,让人民群众当“裁判”,加大群众评判分量,把群众满意作为考核的刚性约束,进一步促进考核体系接地气、能落地,有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政绩考核全过程。

  “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”政绩考核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,我国从秦汉时期就开始对官吏进行考核,到唐代官吏考核制度更是进一步发展成熟,政绩考核和评估机制的建设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化的课题,不论是我国古代的考课法,还是西方各国的公务员法,各国都很重视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及其政绩的管理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,政绩考核工作在推动树立高质量政绩观,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行为模式,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,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方面发挥着新的重要作用。因此,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,一届班子、一个领导干部,他在施政过程中有没有一切依靠群众,充分调动群众参与?有没有一切为了群众,把施政方针政策都让人民群众共享,让人民群众得实惠?这是关键所在。每进行一些大的项目时,都要充分让群众参与进来,能不能干、怎么样干都要征求群众意见,那样群众才会认可你的施政方针,也才会拥护你。当官不为民作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对一味追求自己升官搞政绩,不顾百姓死活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,现在群众手中有了考核评价的权利,群众自然也不会给这些党员干部好果子吃。所以说,提高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,让群众“走进”考核体系,还要保证群众对考核内容、考核程序、考核方法、考核结果的全链条监督,实现考核公开透明、公平公正,才能避免考核流于形式,陷入“走过场”的怪圈。牢牢把握“群众评价”这根红线,反复征求、多层面征求群众意见,多途径、多渠道做好信息公开工作,走好网上群众路线,有效甄别“带病”干部,对考核中发现的群众意见较大的领导干部,及时进行调整,着重剖析群众满意度低的原因,找准短板、改进方法,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,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。”只有群众接受你、拥护你,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才有机会带领群众搞好经济建设和发展。才能建成社会和谐、生态文明的美好小康社会。(福映秋)
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文章真实性请网友自行斟酌,浏览者慎重核实!其他媒体如需转载,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,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,如对文章观点有异议或持有反对意见,请及时联系:QQ29560441 。


分享到:
文章评论 · 所有评论
评论请遵守法律法规
点击加载更多
© 2002-2021 头条新闻网 TouTiao News 京ICP证14014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邮箱:rwnews@qq.com | | 已刷新 7248